調解架起共融之橋 : 多元社會中的理解與和諧

Dr Joseph Leung

調解與共融是現代社會不可或缺的兩大理念。調解強調以平和、理性的方式解決矛盾, 而共融則倡導尊重多元、包容差異。兩者結合, 不僅能有效化解糾紛, 更能促進不同背景、文化和價值觀的人群彼此理解、和諧共處。

在家庭層面, 調解經常為重建家庭共融發揮關鍵作用。以香港一對離異父母為例, 兩人因子女撫養權問題爭執多年, 導致孩子情緒低落、學業受影響。在家事調解員的協助下, 父母學會站在對方立場思考, 並以子女福祉為首要考慮。最終, 他們共同制定了彈性的探視安排, 讓孩子在兩邊家庭都能感受到愛與支持。這不僅化解了雙方的矛盾, 更為孩子創造了共融、健康的成長環境。

在社區層面, 調解促進了不同群體之間的共融, 例如某屋苑的本地居民與新來港家庭因公共空間使用問題產生分歧, 雙方一度互不往來。社區調解員組織圓桌會議, 讓雙方坦誠分享彼此的文化習慣與實際需要。經過多次協商, 他們達成了共享設施的時間表, 並舉辦融合活動, 如中秋燈謎會、春節包餃子等, 促進了鄰里間的了解與友誼, 這個例子顯示調解不僅解決了具體糾紛, 更推動了社區的多元共融。

在職場上, 調解同樣發揮著促進共融的作用。以一家跨國公司為例, 來自不同國家的員工因溝通方式和工作習慣產生誤會, 影響團隊合作。公司引入專業調解服務, 讓員工有機會表達自己的觀點與困難。調解員協助大家認識文化差異, 並共同訂立團隊溝通守則。結果, 員工之間的誤會大大減少, 團隊氛圍變得更包容與合作, 提升了整體工作效率。

總結而言, 調解不僅僅是解決糾紛的工具, 更是推動共融、促進和諧的重要力量。無論是在家庭、社區還是職場, 調解都能為不同背景的人搭建溝通的橋樑, 讓多元共融成為社會發展的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