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日益嚴重的網絡安全威脅應如何自處?
隨著2025年網絡安全威脅的急劇升溫, 中小企業(SMEs)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根據世界經濟論壇的報告, 網絡攻擊預計將造成全球經濟10.5萬億美元的損失, 而中小企業因資源有限, 成為駭客的首要目標。一項全球調查顯示, 43%的中小企業在過去一年遭受過網絡攻擊, 例如香港一間小型零售公司因點擊釣魚郵件導致客戶資料外洩, 損失數十萬港元。面對這些威脅, 中小企業需採取務實策略, 透過員工培訓、存取控制、數據備份和外部合作, 提升防護能力, 保護業務運作與客戶信任。
中小企業的網絡安全挑戰主要來自三方面。首先, 駭客針對中小企業的攻擊日益精準, 常見形式包括網路釣魚、勒索軟件和供應鏈攻擊, 例如2024年一間台灣製造業中小企因勒索軟件攻擊, 業務停擺兩週, 損失高達200萬新台幣。報告顯示, 72%的組織表示網絡風險在過去一年增加, 中小企業因缺乏專業防護尤其脆弱。其次, 預算和技術人才不足限制了企業部署先進工具的能力, 例如許多香港中小企仍使用過時的Windows系統, 易被已知漏洞攻擊。此外, 內部風險如員工疏忽或遠距工作中的不安全連線, 例如一名員工在家使用未加密的Wi-Fi導致公司數據被竊, 進一步加劇威脅。
為有效應對網絡安全威脅, 中小企業應採取以下策略, 從基礎做起, 逐步建構防禦體系。首先, 員工培訓是第一道防線。透過定期模擬釣魚攻擊測試, 企業可提升員工警覺性, 例如一間新加坡中小型物流公司實施每月網絡安全講座後, 成功辨識並阻止了80%的釣魚郵件。其次, 實施多因素認證(MFA)和強密碼政策能顯著降低未經授權存取的風險, 例如香港一間初創企業採用MFA後, 即使員工密碼洩露, 仍成功防止駭客入侵。此外, 保持軟件和系統更新至關重要, 企業應定期修補漏洞, 並考慮轉用雲端服務以提升安全性, 但需確保正確配置以免漏洞, 例如一間馬來西亞中小企因雲端伺服器配置錯誤, 導致客戶資料暴露, 損失慘重。
數據備份與災難恢復計劃是抵禦勒索軟件的關鍵。企業應定期將數據備份至離線或安全雲端. 並測試恢復流程, 例如澳洲一間小型會計事務所因每日備份數據, 在勒索軟件攻擊後迅速恢復運作, 避免重大損失。投資低成本工具如防火牆和抗病毒軟件同樣重要, 許多免費工具如ClamAV可為預算有限的企業提供基本保護。此外, 與網絡安全專家或行業社群合作, 能彌補內部專業不足, 例如香港一間餐飲企業透過加入當地網絡安全聯盟,獲得免費安全審計,顯著提升防護能力。最後, 建立監測系統以即時偵測異常, 例如一間泰國中小企使用開源監測工具, 成功攔截多次未授權存取嘗試。
總括而言, 網絡安全是中小企業生存的命脈, 行動刻不容緩。企業應從風險評估入手, 結合員工教育、技術防護和外部支援, 逐步提升安全水平。在2025年的複雜網絡環境中, 預防勝於治療, 一次疏忽可能導致毀滅性後果, 例如聲譽損害或法律責任。中小企業應立即審查安全狀況, 尋求專業諮詢, 打造穩健的防護體系, 確保業務長期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