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收購 Fitbit 帶來的衝擊

Dr Joseph Leung

全球都追求健康的生活已是無容置疑,透過了解日常健康指數如心跳速度、血壓、睡眠質素等,便可以作出預防措施,從而減低健康出現問題的機會。近年眾多智能產品中,穿戴式裝置市場的潛力一直備受熱議,惟到目前為止,真正變得普及的穿戴式技術就只有智能手錶能够融入生活模式。

自Apple 推出Apple Watch 後確實改變世界,成為不少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裝備;然而,Apple Watch只能容納蘋果用戶的世界,因而令其他智能手機平台的用戶卻步,因而造就其他智能手錶的崛起,例如Fitbit, Samsung, Garmin, Suunto 等,而 Fitbit 可算是眾多品牌中最能夠突圍而出,主要原因是其價錢、外觀設計、功能上都能夠配合市場需要,亦深信這些成為Google 收購的原因之一。

Google 於去年底宣佈以約 21 億美元現金收購 Fitbit,這間運動健康追蹤器生產商將會與 Google 合併,成為其硬件團隊的一部份,負責製作次世代穿戴式裝置。根據 Fitbit CEO James Park 和 Google 硬件部門負責人 Rick Osterloh 共同發出的聲明,未來 Fitbit 的裝置將會採用 Wear OS 系統。預計交易會在今年正式完成,現正等待監管當局和 Fitbit 的股東批准。現時 Fitbit 的市場估值約為 16 億美元,Google 願意以 5 億美元的溢價去加強其硬件的策略。Fitbit 表示他們未來的裝置,將會繼續同時支援 iOS 和 Android 平台。雖然跟其他平台一樣會收集數據,但 Google 強調 Fitbit 的健康數據將不會用於 Google 廣告。

話雖如此,由於涉及大量數據,難免令眾人擔心處理私隠問題,Google在收購Fitbit之後將存取到大量的數據,單是Fitbit的裝置擁有2,800萬名活躍用戶,它們在用戶進行日常活動和睡覺時,收集各種各樣的個人數據,Google將存取到一些與別不同的個人數據,包括用戶的步數、心跳率、睡眠階段、活動時間,佩戴設備時到訪的每個地方,以及Fitbit生活指導服務的所有用戶記錄,再加上Google的母公司Alphabet目前正因涉嫌違反反壟斷法而受到美國各州及聯邦監管機構的調查,要解決公眾的疑慮實在不易。

總括而言,當打算購買穿戴式裝置的消費者必須權衡利弊,究竟讓企業擁有大量關於自己的資料,還是享受穿戴式技術所提供的價值?筆者深信未来大部分新興的科技都難免脱離私隱的衝撃,事關個人資訊是每間企業都渴望得到的「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