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詐騙交易 影響客戶信心

Dr Joseph Leung

眾所周知, 每年12 月至2 月都是節日濃厚, 消費力最強的日子, 然而, 自2019 年新冠狀病毒肆虐後, 不少消費平台都轉至線上, 網購的風氣亦應運而生。據政府統計處數據顯示, 截至去年11月, 網上銷售在零售業總銷貨價值中的佔比高達9.4%, 是歷史最高紀錄, 顯示新冠疫情爆發以來, 港人的生活與消費習慣巨變, 正好引証電子商務已經急速發展起來。

網購風氣不單吸引更多電商加盟, 更引發更多網上詐騙, 有調查顯示在剛去年 11 月 25 日至 11 月 29 日間, 全球有接近20% 購上交易是可疑詐騙。據環聯表示, 透過其詐騙分析系統 TruValidate 數據分析, 2021 年 11 月 25 日至 11 月 29 日期間, 在全球各地進行的網上交易中近兩成(17.46%)屬於可疑詐騙交易, 至於香港, 分析期間還包括 2021 年 11 月 11 日(雙十一), 有 20.47% 的交易涉及可疑詐騙。

騙徒通常選擇在假日購物旺季犯案, 這現象尤其明顯出現在網購及零售業。儘管於傳統節日購物旺季源自香港的可疑詐騙有所減少, 但仍高於全球平均水平, 長遠下去, 難免令消費者擔心受騙而減上網上消費, 現時由於疫情關係, 大家會無奈繼續接受, 一旦疫情完結, 實體消費亦會明顯地反彈, 筆者認為若然不把握現有疫情時機, 鞏固網上消費平台, 製造良好氣氛, 建立完善生態, 一旦錯失這次良機, 以往的投資便可能變得徒然, 化為烏有。

要防止網購詐騙, 各持分者都需要不遺餘力, 網上商戶必須運用適當的工具, 一旦出現詐騙警號便能在不妨礙消費體驗的情況下立刻進行調查。至於消費者, 便需要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防範低價陷阱, 看到網上賣低價商品一定要有所警惕, 要明白網上交易與現實交易只是交易渠道不同, 理應商品價格上不會有太大的差異。此外, 警惕付款方式更為重要,網上購物時, 消費者需要充分了解訂貨方法和收費方式, 而該網站有否提供足夠的數碼保安編碼亦是一個重要考慮, 皆因涉及消費者的個人資訊包括信用卡、手機號碼等是否有足够保障。

總括而言, 大家應齊心打擊網購詐騙, 才能夠健康地推動電子商貿的發展, 建造更美好的智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