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醫療」的發展潛力

Dr Joseph Leung

肆虐全球超過3年的新冠肺炎, 不單嚴重加重醫療產業負擔, 亦因而加速產業數碼轉型, 令醫療產業智慧化。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對「智慧醫療」(Smart Health) 定義為“資訊及通訊科技(ICT) 在醫療及健康領域的應用, 包括醫療照護、疾病管理、公共衛生監測、教育和研究”; 然而, 亦有學者認為「智慧醫療」是醫學資訊 (Medical Informatics)、 公共衛生、商業的交集, 透過互聯網及相關的技術, 提供或強化健康服務與健康資訊。電子健康紀錄平台便是一個好例子, 作為醫療機構及專業人員可以互通病人的健康紀錄。電子病歷紀錄給予醫護人員很多重要的數據, 可以即時查看病人的病歷紀錄, 例如吃過甚麼藥、做過甚麼手術、過去的身體檢查結果等。

事實上整個醫療的生態模式亦已經在改變中, 以往的醫療照護模式當中, 傳統的醫療照護服務皆依附著醫療體系下的核心機構 ( 例如醫院 ) 發展, 如今可追蹤步數、睡眠型態甚至心跳速率的穿戴式裝置, 已經融入我們的生活方式。 醫療照護的消費者已往只有生病或受傷時才會接觸到醫療照護體系, 而未來的醫療照護不再僅以治療為主, 而是轉而關注維持健康和疾病預防。

眾多醫療科技公司已經開始將生物感測器和軟件應用, 整合到各種裝置之中, 作為產生、收集和共用資料, 相信下一階段的開發目標會是先進的認知科技, 運用大量參數分析, 針對個別消費者的健康做出個人化分析。 有研究指預計到 2040 年, 用於維持健康和預防疾病的醫療照護支出將進一步增加, 而花費在疾病發生後的病況評估與疾病治療支出則將減少, 真正做到「 預防勝於治療」。 總括而言, 筆者深信經歷新冠肺炎後, 全球各國政府將花費更大量資源於醫療相關 的產業上, 因而加速推動智慧醫療、智慧健康社群等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