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數碼素養提升網絡安全知識
香港近日發生多宗涉及網絡安全的案件, 包括數碼港及消委會遭黑客入侵和JPEX事件, 種種事件都衝著科技而来, 無疑對香港鋭意發展成為全球先進的智慧城市構成負面影响。早前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表示, 事件為全社會敲響警鐘, 認為有必要在各方面加強法律法規規管, 政府正就網絡安全法方面作相關研究。
是次事件反映, 隨着科技進步, 犯罪分子的手法愈來愈高明, 以往的傳統規管可能受到挑戰, 筆者認為修改相關法律無疑是正確方向; 然而立法或修改法律需時, 加上科技不斷創新, 並非容易做到與時並進。
面對日趨複雜的網絡世界, 提升數碼素養 (Digital Literacy) 能够更加自我保護, 特别對於青年人, 過去3年疫情令他們駕馭網絡能力下降, 疫情前本港學生的整體數碼素養水平不高, 但絕大部分學生在疫情期間追回落後的數碼素養水平; 惟仍有極少數學生因沒有大屏幕設備, 其數碼素養水平卻比之前更為落後。今天3月香港大學教育學院公佈「數碼公民素養的學習與評估」, 研究指出學生的數碼能力與數碼福祉有正面關連, 數碼能力表現較好的學生可較能處理網絡安全問題, 亦較少出現上網成癮問題; 而表現較差者則較可能遇到網絡欺凌及因網上活動引發的精神健康問題。若學生沒有足夠素養, 會失去一些公民權利, 包括網上預約服務、網上學習和娛樂等, 甚或失去就業機會, 易成網絡行騙、網絡欺凌受害者。
筆者認為數碼素養不單是青年人問題, 同樣是其他網民的問題, 在知識型社會, 數據、資訊和知識才是最重要的工具。如果民眾不懂得掌握資訊, 或不會利用知識和資訊創造新的產品, 社會便難以過渡至知識型社會, 從而欠缺競爭力。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早於十年前便廣推媒體及資訊素養, 就是希望協助各國國民得以過渡至知識型社會。
此外, 提升市民數碼素養另一個優點, 便是能夠收窄數碼鴻溝 (Digital Divide), 令更多市民能够受惠於互聯網帶来好處, 成為「數碼公民」。
總括而言, 要提升網絡安全, 必定需要多管齊下, 包括定時修訂相關法律及提升市民數碼素養, 令香港成為更安全、更有競爭力的智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