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對未來工作的衝擊與轉型

Dr Joseph Leung

人工智能(AI)技術的迅速發展正對全球職場帶來深遠的衝擊, 改變著工作的性質、所需的技能, 並催生新的職業類別。

工作型態的轉變與取代 : AI對就業市場的影響體現在工作的轉型上, 而非全面的取代。許多重複性、流程化的工作面臨被自動化取代的風險, 例如銀行櫃員、郵務人員、結帳員等職位因自動化服務而需求下降。自助結帳系統的普及已顯著影響收銀員的工作; 同樣地會計師、稅務士的部分工作, 特別是資料輸入等任務, 也因AI驅動的會計軟體而受到威脅, 其他如電話客服、運動賽事裁判(受影像判讀技術影響)、駕駛員(隨自動駕駛普及)、製造業勞工(智慧工廠自動化)等, 都被視為未來可能消失或需求大減的職業。

值得注意的是AI對知識型工作者的衝擊也日益顯著, 以往被認為較難自動化的領域, 如律師的部分文書工作、銀行信貸報告製作與審批、工程設計、教材編撰等, 現在也可能被AI部分或全部取代。麥肯錫(McKinsey & Co) 預計到2030年, 生成式AI可能使美國經濟中29.5%的工作時間實現自動化, 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研究報告也預期AI將影響全球約四成的就業機會, 更有預測指出在2030年至2060年間可能有高達50%的工作被AI取代, 尤其衝擊知識型工作者。

新興職業與技能需求 : 儘管部分工作面臨消失的風險, AI的發展同時也創造了新的就業機會。AI及機器學習專家、軟體工程師、資料分析師等與AI技術直接相關的職業, 前景看好, 甚至在「成長最快的職業排名」中名列前茅。此外, 因應全球氣候變遷和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趨勢, 農業設備管理師和永續發展專家等與綠色能源轉型相關的職業也快速成長, 這些領域的發展也與AI技術應用密切相關。波士頓顧問公司(BCG) 預測, 雖然德國到2025年可能因自動化減少61萬個組裝及生產相關工作, 但同時會在IT或資料科學相關領域創造96萬個新職缺。

AI時代的來臨, 也意味著職場對技能的需求正快速轉變。LinkedIn的報告指出, 自2022年以來, 其會員添加新技能的速度大增, 特別是AI相關技能。報告預測未來五年, 大多數工作所需的技能組合將有高達70%發生變化。這顯示了持續學習和適應新技術的重要性, 非技術專業人士學習AI課程的人數也顯著增加。

AI對就業市場的影響是複雜且多面向的。雖然AI在處理資訊、模式識別等方面能力強大, 但在創造性思維、複雜人際互動、同理心及處理非結構化問題方面仍有限制。許多職業可能不會完全消失, 而是轉變為人機協作的模式, 藉助AI提升效率與能力; 然而, AI的發展無疑將加劇職場競爭, 從過去的人與人競爭, 轉變為人與AI的競爭。同時AI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差異, 也可能擴大不同國家和群體間的收入差距。

總括而言, AI帶來的變革是漸進的, 社會需要時間適應, 而政府和企業的應對策略將在緩解衝擊中扮演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