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如何建立調解之都 (二)

Dr Joseph Leung

在當今全球化時代, 國際爭端頻發, 從商業糾紛到地緣政治衝突, 傳統訴訟往往耗時耗力。調解作為一種靈活、經濟、高效的爭端解決方式, 正逐漸成為全球主流。香港憑藉其獨特的「一國兩制」優勢、共同法傳統以及中西合璧的文化, 擁有成為「調解之都」的巨大潛力。

人才是調解之都的核心。香港擁有來自多元背景的知名組織和熟練人才, 能夠處理複雜的跨境爭端。 自2009年以來, 「Mediate First」承諾運動已積極推廣調解, 並舉辦各種活動和培訓計劃, 提升調解意識和實務能力。為進一步發展, 香港可擴大培訓規模, 與國際機構合作, 提供認證課程, 涵蓋商業、家庭和國際政治調解。利用其作為國際高等教育高地的優勢, 吸引全球調解專家前來交流, 培養一批雙語、跨文化調解師隊伍。這不僅能提升本地專業水平, 還能為IOMed等組織提供人才支持。

香港的地理位置使其成為連接中國大陸與全球市場的「超級連接器」。 IOMed的成立正是這一優勢的體現, 該組織將助力香港處理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發展中國家的爭端, 促進經濟增長和高價值法律服務。未來, 香港可主辦更多國際活動, 如2025年5月的IOMed成立公約簽署儀式, 這類高層會議能吸引近60個國家和20個國際組織的代表參與。 同時, 加強與聯合國等機構的合作, 推動調解融入全球和平框架。透過吸引更多雙邊投資條約和跨境貿易協議, 香港能鞏固其作為亞洲新調解樞紐的地位。

儘管前景光明, 香港仍需面對挑戰, 如地緣政治緊張可能影響中立形象。 解決之道在於強調其獨立司法體系和共同法遺產, 維持國際信任。同時, 透過數字化調解平台, 提升效率, 適應後疫情時代的遠程需求。

總括而言, 香港正從金融樞紐轉型為國際調解首都, 這不僅符合中國「十四五」規劃, 還能為全球和平與穩定貢獻力量。 透過上述策略, 香港能吸引更多國際機構落戶, 創造就業機會, 並強化其在全球治理中的角色。展望未來, 香港不僅是亞洲的調解中心, 更是連接東西方、發展中國家與已開發國家的橋樑。讓我們期待「調解之都」的華麗蛻變, 為世界帶來更多和諧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