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社區調解 : 借鑑新加坡模式的契機 (下)
要讓「社區調解先導計劃」真正發揮作用, 香港需要結合本地需求與國際經驗進一步完善政策實施細節。首先可借鑑新加坡設立獨立的「社區調解中心」, 提供專業服務並監督認證體系。同時, 可考慮在各區設立分中心, 使市民可就近使用服務, 例如在人口密集的新界北地區, 可設立試點中心以應對可能因土地使用或村屋改建而產生的糾紛。
除了機構建設與人員培訓外, 加強宣傳與教育亦是關鍵一步, 例如可通過媒體、學校和社區活動推廣調解文化, 例如舉辦全港性的模擬案例比賽, 提高市民對其接受度與信任度。同時, 可與非政府組織合作, 例如邀請慈善團體參與宣傳活動, 以擴大覆蓋面。
在推動社區調解的過程中, 關愛隊和區議會作為重要的社區力量, 將發揮關鍵作用。關愛隊自2023年在荃灣和南區試行以來, 已在全港18區全面啟動, 成立了452支關愛隊。這些關愛隊在社區服務中留下許多感人的片段, 切實發揮了促進社區融和, 協助政府強化社區治理的作用。在推動社區調解方面, 關愛隊可以成為社群間溝通的橋樑, 為市民解決「急難愁盼」的實際問題、處理居民糾紛。通過探訪等活動, 關愛隊能識別有需要的獨老和雙老住戶、護老者和殘疾人士照顧者, 並將有關個案轉介至社會福利服務單位跟進。在遭遇重大自然災害或突發緊急事故時, 關愛隊能夠迅速行動, 提供及時支援。透過關愛隊「入手」, 便能夠將調解文化帶入社區, 進一步深化地區調解文化。
重塑後的區議會重回正軌, 專注民生事務, 協助政府排解民生憂難, 回應市民所需。在推動社區調解方面, 區議會可以發揮多方面的作用。區議會可以與關愛隊合作推展不同形式的關愛活動, 增進社區和諧。為了更好地發揮關愛隊和區議會在社區調解中的作用, 律政司可以考慮為關愛隊和區議會成員提供專業的調解技巧培訓, 提升他們處理社區糾紛的能力。在社區調解中心和關愛隊、區議會之間建立緊密的合作機制, 形成完整的社區調解網絡。通過關愛隊和區議會的社區活動, 向居民宣傳調解文化的重要性和好處。定期組織關愛隊和區議會成員分享成功的調解案例, 互相學習和提升。建立評估機制, 定期檢討關愛隊和區議會在推動社區調解方面的成效, 並作出相應的改進。
通過充分發揮關愛隊和區議會的作用, 結合新加坡等地的成功經驗, 香港有望建立一個更加完善和高效的社區調解體系, 促進社會和諧, 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關愛隊和區議會的參與不僅能夠加強社區凝聚力, 還能為社區調解提供更多元化的視角和資源, 從而更好地解決社區糾紛, 建設和諧社會。
隨著城市發展和人口密度增加, 各類糾紛在所難免, 而傳統法律途徑往往無法滿足所有人的需求。在此背景下,「社區調解」作為一種低成本、高效率且具包容性的糾紛處理方式, 不僅能夠促進鄰里和諧, 也能減輕司法系統壓力。透過結合本地需求與新加坡等國家的成功經驗, 相信香港能夠將「社區調解」發展成一套高效且可持續的制度, 有助於構建更美好的城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