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陰霾下的網購活動
剛踏入2020年不久,壞消息便接腫而來,事關令全球聞虎色變的新型冠狀病毒「武漢肺炎」正在來勢洶洶地迅速擴散,不少病毒專家認為此病毒有近80%似2003年爆發的SARS,世界衛生組織 (WHO)亦已命名為2019-nCoV(2019新型冠狀病毒)。全球超過25個國家有確診個案,單是中國已經超過20,000人確診,425人死亡 (2020年2月4日為止),情況嚴峻。
每逢遇上大型病毒,特别是當專家仍未掌握的新型病毒,整體消費開支急跌是爆發疫症的必然現象,從而會損害經濟的一大原因。由於市民紛紛避免出現在公眾地方,加上專家建議最佳做法便是減少人與人之間的接觸,因而減少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的開支;然而,對消費者或商户而言,要繼續生活便需要善用科技,而互聯網是其中一個做法,建立電子商貿或網購,令買家和賣家能够繼續各取所需,消費者在網上購物的意欲未必會影響,
相關行業甚至可能因此受惠。
筆者還記得在2003年SARS爆發期間,由於不少商户仍未建立網購,大部分經濟活動仍是傳統依賴面對面的交易,因而令疫情重創整體消費表現,但亦因此而加速了電子商貿的發展,造就了過去17年更多網購文化,例如網上媒體和娛樂、外送服務等線上活動的發展。
面對是次新型肺炎的沖擊,對整體消費在所難免,例如對教育、旅遊、交通、餐飲零售及地產將有負面影響;然而,對電子商貿、食品、醫護和人壽保險則有正面作用,皆因他們能够透網購來解決交易程序,其實部分餐飲及零售業服務供應商,若然能够透過第三方服務供應商提供線上落單及外送服務,應該能够保住一些顧客,減少因疫情而影响的在收入。此外,由於本地嚴重欠缺口罩供應游,網民均作出全球網購口罩以解決燃眉之急,幸好本地網絡基建穩固,令繁忙的網絡活動未構成任何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