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比賽讓調解發光發熱
相信不少人若談到「比賽」, 便可能出現兩種反應, 有人認為有競爭才有進步, 亦有認為比賽會製造輸贏, 最後有人歡喜有人愁。筆者認為我們都在競爭中長大, 學習在勝利時超越自己, 學習在失敗時重新站立, 從比賽中學習經驗, 是每個人成長過程中的一部分; 然而, 大家能從比賽中學到的, 遠比我們想像更多, 若作為家長, 懂得教孩子「贏」也教孩子「輸」。
近年由於大家對調解的認知日漸提升, 加上更多人認同「雙贏」的好處, 令不同機構都加強推廣調解, 而更多調解相關的比賽亦應運而生, 例如早前律政司舉辦首屆調解徵文比賽, 目的旨在提高公眾的意識, 以調解作為友善的爭議解決方式, 排解學校、家庭、業務或一般的爭議, 並且透過比賽把調解技巧融入日常生活之中運用, 期望藉此鼓勵學生就爭議解決建立一套正面及具有建設性的思維, 理解友善化解爭議的重要性 , 並在生活中維繫融洽的人際關係 。
此外, 香港國際商會(ICC)亦於2018年首次在本地舉行國際商事調解比賽, 16支來自香港和亞太地區的大學, 包括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隊伍參加了比賽, 最後本地的城大團隊(一名教練和四名學生)在總決賽中擊敗新加坡國立大學, 贏得香港區ICC調解比賽冠軍; 而今年亦再接再厲, 於11 月11-14 日再次舉辦國際商事調解比賽。
至於全港第一屆『香港中學朋輩調解比賽』亦早於2017年誕生了, 其目的是希望透過角色扮演的方式誘發學生對學習和運用調解技巧的興趣, 並以調解員身份靈活運用所學的溝通技巧協助排難解紛, 參賽學生都認為此比賽極具挑戰性。
總括而言, 比賽不僅是綜合能力的鍛煉, 更是學習成果的檢驗。通過評委的點評, 通過與其他選手的比較, 讓參賽者發現自己的優勢與不足, 不足的要改進, 優秀的一面要讓參賽者繼續保持, 慢慢完善自己。筆者深信透過各式各樣的調解比賽, 令更多人了解到調解的好處, 從而讓調解得以發光發熱。